《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读后总结

从软件工程的名字来分析,软件工程=软件+工程。软件是命令的集合,工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所以将这两者综合起来,便是软件工程。

本书开篇就利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来阐释编程的精义就是顺序、分支和循环。这其中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讨论语言的好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种语言都有其特点和存在的价值。合适的项目用合适的语言,比如做Windows平台的应用可以使用C#,Android的app可以使用Java。

第二章中以战国时李冰开山为引,阐释了”懒人”造就方法这个观点。我个人不太喜欢”懒人”这个词,不如说是”发明家”更好。一些有想法的技术人员总喜欢搞些大动作,通过创造或改良来形成效率更高更好用的技术手段。当然这些思考都是来自于总结,这些思考促进创造或改良。此外这章里面有一小节很有意思,说的是书桌上书摆放的一个隐喻,在学习编程语言的过程中也是这样,不要过分纠结于代码怎么敲,要注意代码背后的东西,明确你的实现方法,理清你的设计思路。

第三章主讲团队,团队领导不仅要有责任感,更要管理与组织的手段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先确立组织机构,再建立一个合适的制度来制约和规范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作为一个领头人要掌握好尺度,好比要跟随蚂蚁,但不要栽进蚂蚁洞里。作者在这个章节里还结合自身经历谈到了团队内角色转变的问题。我认为他的观点很有道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增强,转变的关键在于先转换思想和思维方式。

第四章和第五章涉及到了沟通。团队内部和与客户的交流,也需要一种内部达成共识的沟通方式,只要是有效的、能在各个项目角色间通用的就是好的沟通方式。工程本就是寻求实现的过程,要搞清楚工作的重点,组织好人员分工,还要制定好一个工程的模型,何种模型并不重要,还是要以适合团队工作为主。

最后三章紧扣软件工程这个主题。书中的”牛屎图”很鲜明的展现了软件工程的特点:在实现对象的基础上凸显工具、方法、过程三要素。这部分内容作者分析了几则实例,又进一步阐释了关于软件工程的思考。

作为一个freshman,能通过这本书得到大概只有些对软件工程的初次印象。书中提到的那些思想和理念对于我目前这个层次来讲无法理解和接受但是一种视野上的拓展。除此之外了解到一些未有耳闻的概念,比如AOP、RUP、MDA等,也算是专业知识上有所丰富。这本书所呈现长久以来的思考成果,肯定是有糅合作者周先生曾经作为程序员时的思考,不过结合书中大部分内容来看,他更多地在以一个公司高层的身份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再加上这种掉书袋式的旁征博引,想必会有非管理层的读者对此并不感冒。在我这个freshman看来,即使接受不了书中的观点,也只需明白三条就好:首先完成项目是第一位的,其次项目的真实情况要比理论来的更重要,再者就是从这本书中能否取经不要紧,重要的是读者自身要学会思考。

总的来说,这本书方法甚少,全是思考的精华。作者以隐喻的方式提出了很多问题并未做出解答,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时间: 02-12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读后总结的相关文章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读后感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读后感       "工程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家把它做复杂了."或许,这就是作者周爱民想阐述给我们的软件工程的核心思想.       愚公移山,看似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可既然山不加增,又何苦而不平?正如书中所说,除了先天智障或后天懒惰,任何人都是可以写程序的.在愚公身上就可以看到编程的基础,顺序.分支和循环,移山这等的工程都可以通过编程来简单实现,这便是编程的精义.       积极工作和勤于思考都要占时间,只要开发人员把这个程序的算法设计出

阅读《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有感(3)

阅读完<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明白了软件与程序的区别,<战国策-秦策>中的那句话,“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 之尺也.”程序只是程序员与电脑之间的对话,而软件却是让程序员把用户与电脑连接到一起,作为桥接.程序不一定是用来卖的,但软件是用来卖的,所以软件包含了商业因素,而程序却没有. 做软件,达不到好.快.省三点.我们的项目,无经费可言,无充足的时间,所以总是图快.图省,然而这样做出来的项目,只能是应付老师,并不是真正的学会了什么东西.然而想要达到好

《梦断代码》、《你的灯亮着吗?》、《最后期限》、《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的阅读计划

作为从事IT行业的必读枕边书目,没理由不拜读一下.以下是我的阅读计划,希望自己能认真执行,阅读自己慕名已久的书目. (每天的阅读时间晚上9点半以后,看一个小时的书籍) 一.<梦断代码>的阅读时间跨度(3月5号~~~4月4号) 随书笔记的发表时间:第一篇3月14号 第二篇3月21号 第三篇3月28号 二.<你的灯亮着吗?>的阅读时间跨度(4月5号~~~5月4号) 随书笔记的发表时间:第一篇4月14号 第二篇4月21号 第三篇4月28号 三.<最后期限>的阅读时间跨度(5月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

愚公移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而愚公移山的过程恰恰能够描述一个项目的实施和编程的精义.首先,要有对解决项目的兴趣和信心,我认同这句话:没有会不会,只有喜不喜欢.只要把自己投入其中,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在实施过程中,从需求的产生到团队之间的交流,从技术方案的提出到程序具体的实现,一个项目就完成了.其中程序功能的实现则由简单的语法:顺序.循环.分支一点一点地拼凑而成,就像愚公说的:"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循环).而山不加增,何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阅读笔记二

08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阅读笔记之二 2015-06-02 16:41 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以得失而论,在瀑布模型与RUP模型之间,学习前者而不成,可思过程的本质:学习后者而不成,可得文字的架子. 如果懂得了所谓的模型原本都演化自那个简单的瀑布,那么文档是按XP写还是按RUP写,也就可以应时.应需,因地置宜,择善而从了. 越是简单的东西,往往越是接近于本质. 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要去组织这个工程中的各个角色,使得分工明确,步调一致,共同地完成这个项目. 第六章从编程到工程 我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阅读笔记三

第七章 现实中的软件工程 第八章 是思考还是思想 读完了这本<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感触其实很多,从一开始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到最后的古诗词的音律知识,我更多情况下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下了解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说起来这种感觉很微妙,因为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讲述方式确实很新颖,以至于我们在对中国文化解读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对软件工程有了一种莫名的情感.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听到过很多故事,我们知道做人要礼貌,谦虚,富有正义,但是知道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故事还可以这样讲. 这也正是验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阅读笔记一

07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阅读笔记之一 2015-05-29 16:41 第一章编程的精益 作者将<列子·汤问篇>中的<愚公移山>与软件工程巧妙的结合起 来,通过分析证明其实在两千多年前的愚公除了在移山的过程中担任 “项目组织者,团队经理,编程人员等众多角色”,还已经具备了编 程人员的基本素质. <愚公移山>                                项目管理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项目原始需求的

读《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有感

囫囵吞枣地读完,总是看的走神,里面有许多术语看不懂.的确,这本书是该读许多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的.而对于初学者,至少从这本书中该获得学习编程的大方向.想着要写1000字的读后感,我又折回来看了每一章,每一章都该有所收获.作为一个初学者,许多东西看到的都很表面,也会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第一章是编程的精义,作者周爱民将编程和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结合起来,巧妙地告诉我们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这种思想.而编程能不能学会,是很多初学者都会问到的问题,编程重在逻辑,作者也明确告诉了我们,除了先天智障和

读《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

一直心里有一个矛盾:究竟是完成工程任务重要还是让自己掌握好技术更重要? 这矛盾是否无法调解?作为公司.老板,当然希望完成工程,赚到钱:而作为员工拿着固定的月薪,当然希望充实自己,即使项目失败.公司倒闭,无非就是挪个窝,说不定还涨薪升职.这点我相信在任何的行业都是适用的. <大道至简>里提到了工程成本的问题,周爱民认为做一个软件项目,关键还是完成它.拿到钱,而至于过程,都是可以忽略的,这也是项目经理的职责,但不一定是技术经理的期望.往往,技术经理更倾向于使用最新的技术.最酷的框架.最潮的方案,而

《大道至简——软件工程实践者的思想》读后感(一)

在老师推荐书目之前 读过的编程书 基本都是教辅为主的 像谭浩强先生编著的<c++程序设计>以及<java程序设计>等等 都是目的性很强的书籍 很基础性的书籍 从来没有读过类似<大道至简><梦断代码>这类书籍 我非常感兴趣 希望再老师的指导下 认真的学习这些书籍 对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起到长足的影响 首先 我粗略的看了下这几本书目录 一下就被这本书所吸引 在我看来 这本书充满了哲学的味道 在读惯了枯燥的代码书籍 这本书 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同新大陆一般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