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和www服务基础知识

一.http www端口:

http协议www服务的默认端口是:80

加密的www服务,http默认端口:443(网银,支付的时候)

二.用户访问网站基本流程:

第一步:客户端用户从浏览器输入www.baidu.com网站网址后回车,系统会查询本地host文件及DNS 缓存信息,查找是否存在网址对应的IP解析记录。如果有就直接获取到IP地址,然后访问网站,一般第一次请求时,DNS缓存是没有解析记录的。

第二步:如果客户端没有DNS缓存或者hosts没有对应的www.baidu.com网站网址的域名解析记录,那么,系统会把浏览器的解析请求,交给客户端本地设置的DNS服务器地址解析(此DNS为LDNS,即local dns),如果LNDS服务器的本地缓存有对应的解析记录,就会直接返回IP地址;如果没有,LDNS会负责继续请求其他的DNS服务器。

第三步:LDNS会从DNS系统的“.”根开始请求www.baidu.com域名解析,经过一系列的查找各个层次DNS服务器,最终会查找到wwwl.baidu.com域名对应的授权DNS服务器,而这个授权DNS服务器,正是企业购买域名时用于管理域名解析的服务器。这个服务器有www.baidu.com对应的IP解析记录,如果此时都没有,就表示企业的运维人员没有给www.baidu.com域名做解析。

第四步:www.baidu.com域名对应的授权DNS服务器会把www.baidu.com对应的最终IP解析记录发给LDNS

第五步:LDNS把收到来自授权DNS服务器关于www.baidu.com对应的IP解析记录发给客户端浏览器,并且在LDNS本地把域名和IP对应解析缓存起来,以便下一次更快返回相同的解析请求的记录

第六步:客户端浏览器获取到了www.baidu.com的对应IP地址,接下来浏览器会请求获得IP地址对应的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的请求并响应处理,将客户请求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

三.动态网页、静态网页、伪静态网页

1)静态网页

在网页的设计中,纯粹HTML格式的网页通常被称为“静态网页”。早期的网站一般都是由静态网页制作的。静态网页相对于动态网页而言的,是指没有后台的数据库,不含数据和可交互的网。

特点:你编的是什么,它就显示什么,一旦编写完成,就不会有任何改变。静态网页的维护和更新相对比较麻烦,每个不同的网页都需要单独更新,一般使用于更新较少的宣传型网站。是早期2001年以前多数中小网站展示的形式。

A.静态网页每个页面都有一个固定的URL,且网页URL一般是以.htm/.html/.shtml等常见形式为后缀,而且地址中不含有问号

B.网页内容一经发布到网站服务器上,无论是否有用户访问,每个静态网页内容都能保存在网站服务器文件系统之上,也就是说,静态网页是实实在在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文件,每个网页都是独立的文件。

C.静态网页想对稳定,因此,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优点,seo)

D.静态网页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在网站制作和维护方面工作量大,因此,当网站信息量很大时完全依靠静态网页制作的方式比较困难(缺点)

E.静态网站的交互性较差,在功能方面有巨大的限制(缺点)

F.网页程序在用户浏览器端解析,如IE浏览器,这样程序解析效率更高,由于服务端不进行解析,因此可以接受更多的并发访问。当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服务器直接把数据返回(不做任何解析),当客户端拿到数据后,在浏览器端解析展示出来(优点)

重点:

1.客户端浏览器端解析程序,效率很高

2.扩展名格式html/shtml/jpg/wmv格式

3.后端没有数据库,没有和用户交互

2)动态网页

与静态网页相对的,也就是说,网页URL的后缀不是.html/.htm/shtml/.xml等静态网页的常见的后缀扩展名形式。而是以.asp/.aspx/.php/.jsp/do/cgi/perl等形式为后缀,并且一般在动态网页网址中经常会有标志性符号--”?&等

特点:

A.动态网页一般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以大大降低网站维护的工作量

B.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网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投票、用户管理、订单管理、发微博等等

C.动态网页大都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只有当用户请求时服务器才返回一个完整的页面

D.动态网页中的“?”对搜索引擎的收录存在一定的问题,搜索引擎一般不可能从一个网站的数据库中访问全部网页,或者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搜索蜘蛛一般不会去抓网址中的“?”后面的内容,因此采用动态网页的网站在进行搜索引擎推广时需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伪静态)才能适应搜索引擎的抓去的要求

E.程序在服务端解析,服务端:php引擎,java容器

F.由于程序在服务端解析,因此,会消耗大量的CPU和内存资源等等,因此,效率不如静态网页

总结:

1.程序在服务端解析,因此,会消耗大量资源。因此,效率不如静态网页

2.URL后缀一般为asp/aspx/php/jsp/do/cgi/perl

3.架构优化:效率差,开发低,经可能转换为静态网页提供服务

3)伪静态网页(最重要)

把动态伪装为静态。由于搜索引擎无法正确读取带参数的动态网页内容,造成网页中很多具有丰富信息的页面无法给搜索引擎收录,使用伪静态的主要目的便于搜索引擎收录和提升用户体验。动态伪装成静态并不是提高网站的性能,相反会降低网站的性能。现在很多大型的网站都会采用动态网页生成静态网页的技术,消除动态网页中的参数,使搜索引擎收录更多的内容,达到优化网站的效果,生成静态网页确实很好的解决搜索引擎收录的问题,并且可以提升网站的访问性能。

总结:

1.动态网页伪装为静态网页

2.目的:便于搜索引擎收录,提升用户访问以及用户体验

3.由于仅仅是伪装,实际上还是动态,性能没有提升,反而下降

4.尽可能转化为真正的静态界面,除非并发量不是很大,用rewrite实现伪装态

四.web架构优化方案

由于静态程序在客户端解析,大大降低了服务器的压力,因此解析效率更高。在实际高并发网站架构中,我们可以考虑把用户请求的数据解析后存为静态文件放在硬盘中或存放在内存中,来降低动态服务器的压力,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有关高并发网站架构从动态转静态的内容可以参考百度

高并发网站架构从动态转静态的例子:

1.门户新闻业务(一旦发布完成,几乎不需要改动)

对于新闻的业务静态转化相对简单,由编辑人员发布新闻,就可以生成静态文件,然后把静态内容同步到全国所有服务器借点上,再对用户提供访问

2.视频业务(一旦上传发布完成,几乎不用改动)

优酷视频网站,用户上传视频,需要经过审核-转码的过程,大概需要1-2个小时,审核-转码-推送。

五.IP、PV、UV

1)IP-internet Protocol:

IP(独立IP),即Internet protocol,指独立IP数。不同IP地址的计算机访问网络的总次数,是网站流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00:00-24:00内相同IP地址被计算一次。独立IP数不标准,只是大概的数据。

2)PV-Page View:

PV访问量:即page view,中文翻译即页面浏览,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用户每次刷新即被计算一次。PV的具体量度方法就是从浏览器发出一个对网络web服务器的请求(Request),网络服务器接到这个请求后,会将该请求对应的一个网页(page)发送给浏览器,从而产生一个PV。那么在这里只要是打开这个请求发送给了浏览器,无论是这个页面是否完全打开(下载完成),那么都是应该记为1个PV,但是防止用户刷PV,很多网站把PV的统计程序放在页面的最下面。PV反映的是浏览某网站的页面数,所以每刷新一次也算一次。就是说PV与来访者的数量成正比,但PV并不是页面的来访者数量,而是网站被访问页面数量。

3)UV-Unique Visitor:

UV(独立访客):访问网站的一台电脑客户端为一个访客。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只被计算一次。UV度量:1.网站服务器分辨 2.用cookie分辨

时间: 2024-04-22 02:46:42

http和www服务基础知识的相关文章

公网服务 基础知识

最近项目要上线了,现在的服务器端的代码都是在局域网内部测试的,后期上线,需要放到公网上面去,自己有心留意到这一块,和领导谈了一下,领导把相关的事情全部交给我来做.之前没有接触过,今天开始,在这篇文章中,根据自己在网上搜索的内容和自己的整理,汇总到这篇文章里面来. 这篇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域名申请相关事宜和服务器空间租用等相关知识,在这里简要的记录一下. 由于项目提供的服务不是网站性质的服务,而是数据中转,协议处理之类的,因此和一般的建站目的有差别,但是基本流程应该是一样的. 域名基础知识 在网

SpringCloud源码分析(一)--Eureka服务基础知识

一.前言 上两节已经搭建了一个简单的Eureka的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提供者或者服务消费者,因为有时候服务消费者也是服务提供者,这两者划分没有那么清楚的界限.本节主要介绍一些跟Eureka相关的知识.了解它们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二.Eureka基础知识 本节主要将Eureka分为基础架构和服务治理两个方向描述 2.1.基础架构 在基础架构中,Eureka主要分为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 2.2.服务治理机制 先来看一下很基础的服务治理机制的简单示意图: 根据每一个的通信行为做具体

linux web服务基础知识,dns

Web服务基础 用户访问网站的基本流程 我们每天都会用web客户端上网,浏览器就是一个web客户端,例如谷歌浏览器,以及火狐浏览器等. 当我们输入www.oldboyedu.com/时候,很快就能看到老男孩教育的官网了,这一切看起来很平淡无奇,背后又是什么道理呢?普通人可以不知道,但是咱们作为it开发人员,必须得掌握清楚背后的技术. 下面超哥为你揭晓用户访问网站的基本流程 老男孩教育某python总监,讲了一天课感觉很累,下了班躺床上打开他的macbook pro,双击浏览器,输入www.por

DNS(一)服务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名称解析:通常我们访问互联网站点时,需要输入"网址",但是计算机只能识别IP地址:那么DNS服务就是用来实现将"网址"与IP地址的转换功能: 早期互联网中主机数量有限,主机名和IP地址间的解析由host文件完成,host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记录着主机名和IP地址间的对应关系,host文件需要手动更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越来越多,host文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Host:     Linux:/etc/hosts     Windows:\Wind

DNS服务基础知识

一.DNS的基本概念 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www.baidu.com(主机名,FQDN,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完全限定域名) 二.DNS的类型主DNS服务器:数据的修改 DNS服务器类型辅助DNS服务器:请求数据的同步serial numberrefreshretryexpirenagative answer TTL 缓存dns服务器转发器 三.资源记录 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条目称作一个资源记录(resource record RR)资

postfix之邮件服务基础知识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ptd: TCP 25 服务端.    smtp: 客户端.随机端口,通常大于5000 SMTP状态码:        1xx 纯信息        2xx 正确        3xx 上一步操作尚未完成,待后续补充        4xx 暂时性错误        5xx 永久性错误 SMTP协议命令:        helo 以smtp协议向对方发送hello信息.        ehlo 以esmtp协议向对方

SpringCloud(1) 架构演进和基础知识简介

一.传统架构演进到分布式架构 简介:讲解单机应用和分布式应用架构演进基础知识 (画图) 高可用 LVS+keepalive 1.单体应用:开发速度慢.启动时间长.依赖庞大.等等 2.微服务:易开发.理解和维护.独立的部署和启动等等 不足:分布式系统(分布式事务问题).需要管理多个服务(服务治理) 二.微服务基础知识简介 微服务核心知识 :网关.服务发现注册.配置中心.链路追踪.负载均衡器.熔断 1.网关:路由转发 + 过滤器 /api/v1/pruduct/       商品服务 /api/v1

微服务基础概念认知总结

由于从未使用过Spring Cloud.Dubbo等微服务框架,所以只能不断地从微服务基础知识出发,不让自己局限于某一种工具框架上.以下知识摘自一些自己看过的微服务相关的书上,还有一些自己对微服务的理解. 单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复杂性高 单体应用项目包含的模块非常多.模块的边界模糊.依赖关系不清楚.代码质量层次不齐.混乱地堆砌在一起.每次修复BUG或者新增功能,涉及的部分比较多,存在着隐含的缺陷,有可能一小部分的改变会影响到其他功能. 技术债务 虽然时间的推移.需求变更和人员的更迭,会逐渐形成应用

设计微服务架构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领域驱动设计(DDD) Restful API设计以及深入理解HTTP协议 Restful API设计框架(JAX-RS(CXF,Jersey,RestEasy) . Spring MVC . Play) 部署微服务而设计的开发框架 Spring Boot Docker 微服务运维工具 服务自动负载均衡(Nginx.HAProxy) 日志监控ELK: 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 基于Docker的部署和管理